毁灭打击——北顿涅茨克河的俄军营级战术群的覆灭
顿巴斯决战已经开始近一个月,无论是从伊九姆南下的俄军还是从东部赶来的俄军,都被战役前期未能扩大的北顿涅茨克河桥头堡所拖累,无法形成有效的展开。之后就不断有消息声称,俄军正在准备多方向强渡北顿涅茨克河。在闷声忙活半个月以后,俄军终于在北顿涅茨克河上整了个大的...败仗。
乌军官宣的参战单位为第17坦克旅下属炮兵,有一个营的2S1和一个营的2S3,外加一个营的BM-21——都是对面的同款装备
随着官宣还发布了大量的无人机和卫星图片,仅仅从发布的图片中统计出来的被摧毁的车辆就有多达73辆,其中更是有7辆T-72,38辆各型BMP,10辆其他装甲战斗车辆(AFV),5辆PMP架桥车,以及各种装甲运兵车(APC)和卡车。这是什么概念呢?一个标准的俄军营级战术群的一线部队仅仅只有包含10辆坦克和20辆BMP和10辆BTR在内的40辆车...由于在发布出来图片中没有看到类似炮兵和后勤在内的车辆,这些无法辨认的装甲车辆基本都是加强过来的舟桥部队所属的,也跟着BTG主力一起完蛋了。也就是说,一整个BTG的一线部队和加强的舟桥工兵部队已经遭到了毁灭性打击。考虑到俄军在乌克兰境内总共部署不到125个BTG(战前数据,现在还剩多少真不好说...),这是一次非常可怕的歼灭战。
预警:下面是一大堆图,全景再现俄军BTG的终末之地,各位看官也别嫌图多,毕竟“五常陆军”给人打成这样,那真是破天荒头一回。
Henry Schlottman和Dan都认为这支俄军最有可能来自近摩35旅,因为该旅的坦克以72B为主,在O集群中可谓独树一帜。不过米基塔觉得搞不好也有可能来自201军事基地。一些分析人士甚至认为是乌克兰获得了北约实时的天基情报支援,才得以精准的定位浮桥,但随着一名参战的乌克兰工兵军官马克西姆昨日在网上简单讲述了战斗过程,谜底被基本揭开了,只是一次非常常规的预先埋伏请君入瓮而已。情况具体是怎么回事呢?
歼灭战所在地示意图
下面是来自名为马克西姆的乌军工兵军官的回忆《我做了什么来摧毁俄罗斯在北顿涅茨河上的浮桥》:
我是乌军的一名工兵军官。在最近的入侵之前,我已经在顿巴斯服役了一轮。最近,我完成了一项任务,对俄罗斯的损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完全搞砸了他们包围利西昌斯克的计划。起初,前线部队的情报显示,河的另一边出现了俄军,他们聚集了各种车辆。因此,我的指挥官在5月6日要求我作为最好的工兵军官之一,对北顿涅茨河进行工程侦察。
5月7日,我和侦察部队一起去探索Hryhorivka和Bilohorivka地区。在Bilohorivka的前线部队报告说有大批俄军车辆聚集在河的另一边。我对该地区进行了侦察,发现了一个俄罗斯人可能试图架设浮桥的位置。并用测距仪算出河宽80米,因此俄国人需要8个部分(每个10米)的浮桥组件连接起来才能完成渡河。
根据河水的流量,我知道他们需要摩托艇来架设这样一座桥,而且至少需要两个小时的工作。我花了一天时间来检查一切。而且我还得在5月8日做这件事。因此,我向我的指挥官报告了这些信息。
此外,我还告诉观察该河段的部队,他们需要注意摩托艇的声音。因为该地区的能见度很差,俄国人把田地和森林都点着了,还扔了很多烟雾弹。除此之外,还有大雾。他们必须要注意到摩托艇的声音。而他们在5月8日清晨做到了。就在我说的那个地方。我也在那里检查了一下——我用无人机看到了俄国人正搁那架设浮桥并立即向指挥官报告了情况。
回想起来,我认为我的侦察和对渡河地点的定位产生了最大的影响。我胜过了俄军的工兵,他们果然试图在我猜测的渡河点架设一座桥。我方守军没有看到俄军部队,但是能够听到摩托艇的声音并立即报告。
炮兵已经准备好了。
随着我们已经能够确认俄军在8个浮桥组件中架设好了7个。战斗开始了。在侦察队确认俄军架桥后约20分钟,炮兵对俄军展开了密集炮击,然后航空兵也加入。(茨冈人的空中马戏团俄罗斯空天军呢?我不知道他们在哪,反正肯定不在顿巴斯)
我当时还在该地区,我一生中从未见过/听到如此激烈的战斗。
经过一天的战斗,5月9日上午,桥被炸毁。一些俄军(约30-50台车辆+步兵)被困在北顿涅茨河南岸,无路可退。他们试图利用断桥逃跑。然后他们试图安排一座新桥。
然后,航空兵开始对该地区进行猛烈轰炸,摧毁了那里所有剩下的俄军,以及他们试图建立的新浮桥。
有传言说,大约有1500名俄军死亡(米基塔注:传言而已不必理会,看这个架势伤亡加一起也就五六百,都是东斯拉夫人吹牛逼的本事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一样的,但仍然是接近一整个BTG的编制了)。他们的战略目标是渡河,然后包围利西昌斯克。他们悲惨地失败了。5月10日浮桥被完全摧毁。那是你开始从该地区获得所有照片的时候了。
我在当地,与其他乌克兰英雄一起,在那里做工作。
我做了我的工作,并产生了重大战果。
注:本文由玉米小贩米基塔编著,而下方将放出战后实拍视频,大家也不要错过,正如前文所说,这样的场景啊,可不多见!